WATV-4 专题片

亚洲华语文旅卫视受邀走进大凉山考察文旅项目

日前,亚洲华语文旅卫视受凉山州文化旅游产业商会邀请走进大凉山进行文旅项目考察,在凉山州文化旅游产业商会组织下,考察团赴昭觉利利兹莫衙门遗址、布拖乐安湿地、美姑古侯邛会盟遗址及金阳索玛花波洛景区开展实地考察,深入调研三地文旅资源禀赋与开发潜力,为推动凉山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探寻合作路径。 第一站 昭觉利利兹莫衙门遗址石柱:极具彝族特色文化  利利兹莫衙门遗址石柱位于昭觉县地莫镇科且村科且社农田里面,石柱立于衙门遗址之上。遗址在南北长120米,东西宽100米范围内,遗址上立有4根石柱,柱身有四个榫眼,柱顶雕刻石狮各一。这四根石柱标志着利利兹莫的势力及其权威。石柱雕刻艺术精美,雕像形象生动逼真,极具典型的彝族兹莫文化特色。石柱周围有建筑盖瓦残片堆积,还有建筑装饰石刻等遗迹遗物。对研究凉山彝族兹莫社会制度、历史文化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2006年6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站 布拖乐安湿地:生态与人文的共生样本  考察团首站抵达布拖乐安湿地,这片总面积达21358.9公顷的高原湿地位居四川省第二,是水禽迁徙的重要停歇地。  在观鸟台远眺,湿地内碧草茵茵、流水潺潺,黑鹳、黑颈鹤等珍稀鸟类不时掠过水面。考察团指出,应依托布拖“彝族银饰之乡”“阿都高腔之乡”的文化优势,实现生态保护与文旅开发的有机结合。  第三站 金阳索玛花波洛景区:花海经济的融合典范  考察团最后一站来到金阳索玛花波洛景区,作为“首届四川十大最美花卉观赏地”,这里拥有50余种杜鹃花,每年四至七月吸引大量游客到访。  考察团了解到,当地以花为媒,融合彝族原生态歌舞、非遗展销、特色美食等元素,同步开展文旅招商推介,推动青花椒、白魔芋等农产品与文旅产业联动发展。考察团建议进一步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延长花海经济产业链,强化“金沙瑶池●阳光花城”的品牌辨识度。  第四站 美姑古侯邛会盟遗址:民族根脉的文化地标  在美姑县依果觉乡,考察团探访了古侯邛会盟遗址。这片坐落于黄茅埂山脉间的台地,被当地彝族群众称为“尔普”,是彝族先民迁徙融合的关键见证,遗址核心区域的天然岩石上,留存着与盟誓相关的人工刻痕,周边还发现了大量夹砂黑陶片、石器及祭祀遗存,印证了距今1500—2000年间的会盟历史。  据了解,古侯与邛涅两大支系在此确立疆域划分、习俗规范与联盟关系,形成的“习惯法”与文化传统影响深远。考察团认为,该遗址是解读凉山彝族历史的“活化石”,建议深度挖掘会盟传说与祭祀文化,打造兼具教育意义与体验价值的民族文化研学基地。  第五站 冕宁彝海:红色基因赋能,激活文旅发展新动能  考察组抵达冕宁县,聚焦彝海结盟这一核心红色IP,实地走访彝海结盟遗址、纪念馆及周边配套设施。 了解到,冕宁已完成彝海景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打造“结盟步道”“沉浸式讲解剧场”等体验项目,商会代表建议,可结合会员企业资源,开发“红色研学+彝家民宿”组合产品,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打造“川滇红色文旅走廊”线路,将彝海与周边红色景点串联,提升区域文旅竞争力。  参与本次考察活动的有: 1、昭觉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领导 2、布拖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领导 3、金阳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领导 4、美姑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及乡镇相关领导…

阅读更多

“追梦中华”|聚焦第五届湖南旅发大会展示点 海外华文媒体深度探访怀化多元文化

【本台中国/湖南怀化消息】7月28日至29日,“追梦中华·幸福湖南”2025海外华文媒体湖南采访行走进怀化,16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聚焦第五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展示点,深入感受稻作文化、农耕文化、商道文化、红色文化及非遗技艺的魅力。 采访团探访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纪念园位于洪江市的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纪念园,被誉为“杂交水稻发源地”,见证了袁隆平院士及其科研团队在杂交水稻研究过程中的奋斗足迹。采访团一行参观了袁隆平院士的旧居、试验田及陈列馆,详细了解杂交水稻研发的艰辛历程和重大意义。“这是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加拿大《中华新闻社》副社长倪霞感慨道,“袁老驻守在安江农校的试验田里重复着一场又一场试验,这种几十年如一日般的坚持,让我尤为动容。”倪霞表示,将利用自身媒体平台的优势和渠道,向世界讲好袁隆平院士的故事,让更多人学习其勇于创新、不断攀登的精神。 海外华文媒体朋友在高庙遗址博物馆内进行拍摄记录。随后,采访团走进高庙遗址博物馆和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馆,探寻中华农耕文明的源头,感受“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神奇魅力。指尖传承,匠心永恒。于今年5月开园的五溪非遗园是集非遗体验、互动社交、消费积分等功能于一体的非遗文旅新场景。在这里,媒体朋友们通过数字技术与非遗跨越时空进行对话,成为非遗的亲身参与者。非遗美食互动、竹编技艺、侗族织锦、传统弓弩等体验让大家直呼“神奇”。 海外华文媒体朋友在五溪非遗园通过数字技术体验非遗项目。“第一次这么近距离体验中国非遗,很新奇,也很震撼。”欧洲新侨网主编王伟君是第一次来到湖南,通过沉浸式体验数字非遗项目,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人民传承千年的精湛技艺与非凡智慧,“湖南是一个福地、宝地,值得多来几次。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宣传,能让海外华人华侨感知家乡的新变化,吸引他们多回来走走看看。”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和飞虎队纪念馆,采访团通过抗战时期的珍贵文物、文献资料和历史图片,深入了解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及飞虎队在华作战的英勇事迹。 采访团参观飞虎队纪念馆“一抬头,那标志性的‘鲨鱼嘴’战斗机就在眼前,耳边仿佛响起当年驼峰航线上引擎的轰鸣。”在飞虎队纪念馆内,《华夏》杂志总编辑刘迪生认真听着讲解员的介绍,仿佛置身于中美并肩战斗的那段岁月。面对珍贵的史料,刘迪生时不时用手机拍摄或记录下来。他告诉记者,自己正在构思创作一部关于飞虎队的长篇小说,此行不仅为小说收集了宝贵的素材,更让心灵得到了洗涤。 采访团在怀化国际陆港规划展示厅参观考察。活动期间,采访团还考察了洪江古商城、怀化国际陆港规划展示厅和国际箱包皮具展示厅,媒体朋友们纷纷购入“湘品”箱包,将这份“既有颜值,又有品质”的怀化“伴手礼”带回家。 湖南省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彭迪,怀化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市委统战部部长彭晛丹,怀化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韩晓波参加相关活动。(图文来源:湖南侨联,红网)责编:Nina Chen编审:Yuan 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