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要新闻

青爱教育基金会国际爱心大使参与“文明对话——中国的茶与服饰”活动 助力中国公益理念国际传播

青爱教育基金会国际爱心大使参与“文明对话——中国的茶与服饰”活动 助力中国公益理念国际传播 2025年6月13日,正值联合国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之际,由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与北京服装学院联合主办的“文明对话——中国的茶与服饰”活动在伦敦盛大举行。作为青爱教育基金会“青爱工程国际爱心大使”,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学院在读学生张可欣(Kathy Zhang)以主策展人、总协调人的身份,全面统筹本次活动的策划与执行,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担当与国际视野。 青爱工程国际化步伐再加速 本次活动不仅是中英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更为青爱教育基金会“青爱工程”理念的全球传播注入了新动力。张可欣在活动筹备前期被正式聘任为“青爱工程国际爱心大使”,她以实际行动践行“爱与责任”的公益精神,将艾滋病防治知识与青爱理念带入国际文化交流现场,让更多国际友人感受到中国公益的温度与力量。 青年力量,点亮中外文明对话 年仅19岁的张可欣凭借在英国时尚艺术领域的专业积累,主动承担起跨文化统筹重任。她高效调动中英两地资源,精心甄选并带领专业团队,确保每一环节无缝衔接。从场地测量、方案设计、团队组建到现场彩排、流程把控,张可欣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保障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她表示:“能够得到祖国的信任,代表青爱基金会参与如此具有文化深度与社会意义的国际活动,是我的荣幸和责任。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将中国公益理念与文化自信传递给世界。” 文化盛宴,公益理念同频共振 活动现场,来自中英两国的百余位嘉宾齐聚一堂。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北京服装学院党委书记黄克瀛、英国上院议员乌丁女男爵等出席,现场播放了王毅外长的致辞视频,强调文明对话、交流互鉴的重要意义。 在“丝路共生”主题服饰展示与唐风茶宴演绎中,北京服装学院教授楚艳带来的唐代服饰复原与创新设计惊艳全场,中英模特共同演绎中华美学与当代时尚的交融。嘉宾们纷纷表示,活动不仅展现了中国服饰的艺术魅力,更让人深刻感受到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创新。 公益与文化双驱动,青爱工程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张可欣在自述中提到:“青爱工程国际爱心大使的身份,不仅赋予我新的使命,也让我站在了公益与文化交流的新起点。未来,我将以更坚定的责任感,积极投身国际人文艺术交流,用文化语言传播‘青爱工程’的爱与责任理念,助力防艾知识的国际普及。”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本次“文明对话——中国的茶与服饰”活动圆满成功。青爱教育基金会将继续支持和培养像张可欣这样具有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的青年力量,推动青爱理念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落地,为增进中外文化理解、提升中国公益形象贡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Nina Chen

阅读更多

中国加入全球打击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捕捞协定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Cristiano Minichiello 意大利拉齐奥的海岸警卫队开展定期进行检查,以防止非法捕鱼。 2025年4月16日 可持续发展目标 中国已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关于预防、制止和消除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捕捞的港口国措施协定》(以下简称“协定”) 的第108个成员国,积极参与打击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捕捞的活动。 《协定》确保只有合法、受监管和报告的渔获物才能在港口卸货并最终进行交易,进而支持可持续渔业。《协定》授权缔约方拒绝涉嫌从事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捕捞的外国船只进港或使用港口,从而防止非法捕捞的渔获物进入市场和消费者。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表示:“中国加入《协定》是全球努力实现负责任的渔业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这一举措体现了所有成员国日益坚定的决心,它们将通过《港口国措施协定》框架携手打击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捕鱼。”  数量优势 据粮农组织统计,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海洋捕捞渔业水生动物生产国,到2023年,其产量将占全球总量的15%左右。据估计,中国的渔船队拥有超过50万艘渔船,其中34.2万艘为机动渔船,在捕捞能力方面位居世界前三。 目前,《港口国措施协定》缔约方数量现已增至82个,其中包括代表其成员国加入的欧盟,受该协定约束的国家总数已增至108个。在所有国际渔业和海洋相关文书中,《港口国措施协定》的加入率最高。 《港口国措施协定》的施行同时得到了补充文书的支持,例如《全球渔船记录》和《港口国措施协定全球信息交换系统》。这些文书帮助港口国当局核实船舶身份,并与港口国、船旗国、沿海国及其他相关实体共享合规信息。这些技术实现了实时跨境协作,确保能够追踪从事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捕捞的船只,从而加强全球执法力度,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确保渔业可持续。  来源:联合国新闻 责任编辑:Nina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