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V-4 专题片

让更多人了解真实、立体、鲜活的新疆——“追梦中华·大美新疆”|2025海外华文媒体新疆采访行综述

【核心提要】6月20日至26日,“追梦中华·大美新疆”2025海外华文媒体采访行活动启动。来自俄罗斯、法国、泰国、罗马尼亚、澳大利亚、委内瑞拉、科特迪瓦、埃及、美国等14个国家的15名海外华文媒体人及1家涉侨中央媒体和新疆日报石榴云、新疆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等自治区媒体,在为期一周的行程中,通过实地走访企业、口岸、博物馆、民族团结大院等,见证新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枢纽作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果以及多元文化共融的独特魅力。 【本台中国/新疆消息】我对新疆特别有感情,这次是我第6次来新疆,每一次来新疆都能看到不同的发展变化。”6月26日,欧洲侨报社长高进在结束一周的采访行程后说。6月20日至26日,“追梦中华·大美新疆”2025海外华文媒体采访行活动启动。来自俄罗斯、法国、泰国、罗马尼亚、澳大利亚、委内瑞拉、科特迪瓦、埃及、美国等14个国家的15名海外华文媒体人及1家涉侨中央媒体和新疆日报石榴云、新疆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等自治区媒体,在为期一周的行程中,通过实地走访企业、口岸、博物馆、民族团结大院等,见证新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枢纽作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果以及多元文化共融的独特魅力。开放前沿与文化熔炉的交相辉映采访团的首站来到新疆银朵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内,弥漫着药材的清香。智能萃取设备有序运转,将一枝蒿、菊苣、锦灯笼等新疆特色药用植物,转化为具有现代医药价值的产品。新疆华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俊介绍,企业不仅将维吾尔医药经典验方与现代科技结合,研发出复方一枝蒿颗粒等畅销产品,还在和田、喀什等地建立了中药材种植基地,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鹿见寰宇新媒体国际宣传部主任张春梅在参观时表示:“在这里,传统医药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随后,采访团走进乌鲁木齐国际陆港铁路口岸综合服务楼。透过大屏,中欧班列编组站的繁忙景象尽收眼底,一列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从这里出发,驶向欧洲各国。“企业可享受24小时通关服务,实现当日收票、当日报关、当日发货。”工作人员的介绍,让采访团成员深刻感受到乌鲁木齐作为 “一带一路” 重要节点城市的战略地位。美国中美邮报副社长魏炯才感慨道:“让中欧班列在乌鲁木齐由‘过路’变为‘集结’,从‘通道经济’向‘枢纽经济’升级,亲眼看见中欧班列的繁忙,才真正理解新疆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 在新疆国际大巴扎景区,采访团成员漫步其间,欣赏着琳琅满目的特色商品,品尝着地道的新疆美食,亲身感受新疆繁荣的商业氛围和多元的文化魅力。空气中飘散的瓜果香、馕饼香和熙熙攘攘的游客,让大家感受到了浓浓的烟火气。英桥网副总编姚轶华表示,新疆国际大巴扎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特别有烟火气的“博物馆”,在这里我们感受到新疆人民的热情,这里人们生活轻松惬意,处处看到开心的笑容。生态保护与产业创新的协同发展在奇台县江布拉克景区,万亩麦田如绿色的海洋,一直延伸到雪山脚下。在微风的轻抚下,麦田轻轻摇曳,如同绿色的波浪在起伏,与阳光共同演绎着大地的乐章。在采访过程中,景区工作人员向采访团详细介绍了江布拉克在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协同发展方面的成果。近年来,当地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打造特色文旅项目,既有效保护了这片珍贵的自然资源,又让更多游客领略到江布拉克的独特魅力。 澳⼤利亚澳华电视传媒副总编王妍松说:“在江布拉克,我看到的不只是风景,还有沉淀的文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片土地上的一草一木,都在告诉我们,什么叫‘新疆的广阔与温情’。”在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采访团走进准东能源馆见证了新疆能源产业的创新发展。通过讲解员讲解,采访团了解昔日戈壁腹地崛起为现代化产业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奋斗过程,对围绕清洁能源开发、新能源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由衷点赞。意⼤利侨⽹副总编李俏红表示,“看了以后非常震撼,准东工业园区经过长期努力,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全国的能源基地,我坚信新疆的优势资源会得到更大的发展。”边境风情与民族团结的生动写照在塔城地区额敏县榆柳巷、额敏记忆馆,一件件老物件、一幅幅老照片,诉说着塔城的历史变迁。在民族团结模范库尔鲁西・乌斯曼、马新华等民族团结⼤院,采访团与各族群众亲切交流,感受到了塔城人民的热情好客与民族团结的深厚情谊。库尔鲁西・乌斯曼热情地邀请采访团成员品尝自家制作的点心,他说:“我们这里的各族群众就像一家人,互相帮助,共同生活。” 俄罗斯中⼼电视台董事刘佩鑫说:“来到新疆后,我才真正感受到民族融合的意义。有的家庭由11个民族组成,大家共同庆祝不同节日,尊重彼此习俗,这种融洽的生活令人向往。希望通过我的记录,展现新疆多元文化的包容性,让更多人看到这片土地上各族人民的幸福日常。”在塔城手风琴博物馆、美术馆,采访团被塔城丰富的文化艺术吸引。这里收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手风琴,展示了塔城与世界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迪拜新闻⽹编辑郑铠柠说:“塔城的边境风情与多元文化,让人感受到新疆的独特魅力。” 在巴克图口岸文化展示馆,采访团了解到塔城在边境贸易、对外开放方面的积极探索。塔城作为边境城市,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推动区域经济合作。《西⾮华声》总编金浩说:“首次来到巴克图口岸,感觉这里的商贸业态仍有提升空间。塔城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跨境贸易与多民族特色,形成差异化优势,旅游与商贸相互促进。”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采访,采访团与各族居民深入交流,用镜头和笔触,记录下乌鲁木齐、昌吉、塔城三地的发展成就与风土人情,不断将亲眼所见的美好新疆分享给世界。泰亚传媒⽹总编王菁野说:“这次新疆之行让我深刻感受到这里的稳定与活力。塔城旅游人气旺盛,从大巴扎到昌吉,各民族和谐共处的景象令人难忘。新疆完全有潜力成为中国发展、旅游的新高地。” “新疆风光巍峨壮丽,人们热情善良,是一个来了还想再来的地方,此行留下了太多美好回忆。”采访团成员一致表示,要当好宣传员、联络员,利用报纸、网站等平台,把在新疆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传递给世界各地的读者,让更多人了解真实、立体、鲜活的新疆,见证新疆在新时代的蓬勃发展与美好未来。 图文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侨联文化交流部) 责任编辑:Nina Chen


海外华文媒体广西梧州品六堡 探寻千年茶香里的“乡愁味”

盛夏时节,走进广西梧州苍梧县,六堡茶园绿意正浓。黑石山茶厂内,柴火正旺,铁锅烧得发烫,老师傅赤手入锅,茶叶在翻腾中噼啪作响,浓郁茶香裹着水汽蒸腾四溢。  6月26日,参加2025年海外华文媒体广西行的媒体代表们走进苍梧县黑石山茶厂和黑石六堡茶源博园,实地考察梧州六堡茶产业与茶文旅融合发展状况。 图为媒体代表团在苍梧县黑石山茶厂合影。梁恺琦 摄   在中华茶文化版图上,六堡茶独树一帜。作为著名的黑茶类“侨销茶”,六堡茶因发源于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近年来,苍梧县多渠道宣传六堡茶文化特色,推动茶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梧州市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于翠平介绍,去年六堡茶通过中欧班列进入法国市场,获得法国客商“东方神奇树叶”的好评。不仅如此,六堡茶还先后亮相奥地利维也纳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罗马总部,并进入日本、韩国等国的茶室。  “今年在老挝举办的‘茶和天下’活动,有效促进了六堡茶在老挝、柬埔寨、越南等东盟市场的开拓。”于翠平表示,梧州六堡茶已经成为桂茶体系“领头茶”。 图为媒体代表品梧州六堡茶。梁恺琦 摄   为了更贴合南洋茶友的口味与乡情,广西梧州茶厂有限公司精心打造“南洋金花”“侨香”“忆南洋”等系列产品。  “包装上巧妙融合中国与南洋各国的文化印记,让这杯熟悉的‘乡愁’,更添一份亲切。”广西梧州茶厂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闫允诚介绍说。  当地官方介绍,目前,梧州市茶园总面积达40.05万亩,年产茶4万吨,综合产值突破250亿元。  “梧州打造六堡茶产业,绝非守旧复古,而是一场传统与现代的精彩共舞。此行我们深刻感受到科技赋能与全链升级的强劲动能。尤为触动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茶农们对‘渥堆发酵’‘炊蒸压箩’‘窖藏陈化’等核心工艺的执着坚守。这份对古老技艺的敬畏与传承,是产业生生不息的根基。”日本《留学生新闻》国际部高级顾问吕沢秋说。  菲律宾菲华电视台台长姚丽英表示,六堡茶产业在梧州的实践,是中国乡村振兴与特色农产品国际化并行的典范。其成功不仅体现在对“茶船古道”历史文化的坚守,更在于构建了从种植、加工、品牌到跨境流通的完整产业链,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我们将深度讲述这片‘东方神奇树叶’的故事,聚焦其历史底蕴、精湛工艺、生态价值及其独特的‘侨’纽带,助力六堡茶香飘世界。” 来源:中新网 责任编辑:Nina Chen


海外华文媒体聚焦西江黄金水道 看亿吨大港如何做好“水文章”

 盛夏时节,广西梧州赤水港作业区一片繁忙,满载矿石、建材、粮食及集装箱的船舶往来穿梭,大型门机高效装卸。  6月25日,参加2025年海外华文媒体广西行的媒体代表们实地考察梧州港赤水作业区和西江黄金水道建设情况,感受西江黄金水道强劲航运活力。 图为媒体代表们实地考察梧州港赤水作业区。梁恺琦 摄   梧州位于西江、浔江、桂江三江交汇处,广西85%以上的水量经此汇入西江。依托西江便捷的水运网络,当地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吸引建材深加工、新能源材料、装备制造等企业沿江布局,形成“以港聚产、港产联动”格局。2024年,梧州港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达1.09亿吨,同比激增36.18%。  作为中国36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梧州港中心、苍梧、藤县三大港区协同发展,已建成45个千吨级以上泊位。在“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机制下,2024年港口岸线规划更从24公里扩展至32公里,为未来发展开辟广阔空间。  长洲水利枢纽船闸作为广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水上咽喉”,2024年过货量突破2.24亿吨,同比增长22.06%,再创国内天然河流船闸年过货量纪录。其下行货物量达1.76亿吨,矿建材料、水泥等顺流南下,持续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输送资源。  当前,梧州正全力打造赤水、塘源、平浪三大作业区。赤水作业区15个泊位已建成,其铁路专用线扩能改造正加紧进行,运力将跃升至1200万吨;塘源作业区计划新建6个泊位,配套建设绿色运输廊道;平浪作业区谋划建设9个泊位及配套铁路专用线。 图为参加2025年海外华文媒体广西行的媒体代表们合影。梁恺琦 摄   广西西江临港赤水港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亚房介绍,高效畅通的西江黄金水道是梧州乃至广西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支撑。如今,3000吨级船舶可常年直达粤港澳,大宗货物运输成本较陆路大幅降低。  “以前从大湾区运原料,陆路成本高、耗时长。现在走水运,成本节省近三成,时效有保障。西江黄金水道不仅降低物流成本,更密切了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协作。”梁亚房说。  梧州市官方表示,当前,梧州正全力推进西江航运干线(梧州段)航道提级、港口专业化改造及多式联运体系建设。未来,平陆运河建成通航,西江航运干线将直连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梧州作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平陆运河、辐射大西南的战略支点地位将更加凸显。  香港国际卫视副总裁钱国华表示,西江黄金水道的繁荣,其意义远超航运本身。它显著降低区域物流成本,如同打通区域经济的“任督二脉”,为西江沿江产业带的崛起提供了强大支撑。依托便捷高效的水运优势,梧州乃至整个西江沿岸城市,在承接产业转移、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有望和粤港澳大湾区有更多合作和联动发展。  香港新闻社总编辑刘林表示,此行见证梧州港蓬勃生机,深感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战略意义与变革。梧州港赤水作业区的现代化图景,是中国推动内河航运与综合交通发展的缩影,彰显区域协调发展与高水平开放成效。“我们将以客观笔触与镜头,向全球传递在梧州及西江的所见所感,愿架起桥梁,让世界听见中国内河航运奋进之声,感受高质量发展脉动。” 来源:中新网 责任编辑:Nina Chen


海外华文媒体|到访广西梧州 “千年古郡”茶旅融合引关注

【本台记者中国广西梧州报道】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海外华文媒体融通中外的独特优势,‘以侨为桥’,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友好往来方面讲好广西故事和梧州故事。”广西梧州市侨办负责人黄朝业25日在广西梧州表示。当天,参加2025年海外华文媒体广西行的媒体代表们到访广西梧州,并参加当地官方举办的推介座谈会。黄朝业在会上致欢迎辞。 图为推介座谈会现场 黄朝业介绍,梧州是岭南文化发祥地和粤语起源地,素有“千年古郡、百年商埠”美誉。梧州市是广西重点侨乡之一,现有华侨华人约23万人,归侨侨眷约16万人,主要来源国为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和柬埔寨等国家,主要集中在岑溪市和藤县等地,其中,岑溪市是广西三大侨乡之一,占全市归侨侨眷总人数99%。近年来,梧州市把联侨凝侨、助侨护侨等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建成广西首个侨务工作实践基地、华侨华人交流基地,团结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依法维护侨益、加强海外联谊、弘扬中华文化等方面,为助力梧州高质量发展汇聚了侨智慧、展现了侨担当、贡献了侨力量。梧州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黎燕华在会上作投资环境推介。从资源禀赋、交通运输、产业基础、要素保障、营商环境等方面推介梧州。“梧州资源富集,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是广西近代工商业中心,拥有中华跌打丸、三鹤六堡茶、双钱牌龟苓膏等一批知名品牌。”黎燕华指出,梧州经济增长连续多年保持在广西第一方阵。2025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8%,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主要经济指标增长保持稳定向好态势。 图为推介座谈会现场 “我们期待与各位在梧州共话前沿趋势,共谋发展新篇。”黎燕华诚邀在座的海外华文媒体近距离了解梧州、考察梧州、关注梧州、支持梧州。首次来梧州的香港新闻社总编辑刘林称,高质量发展的梧州,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梧州方面的介绍和走访了解,不仅感受到了千年古郡厚重的历史文化,也感受到了茶旅融合强劲的创新魅力,更感受到了新时代梧州东融战略的蓬勃动力,内河航运、通江达海就是最生动的注脚。“香港新闻社根植香港,辐射国际社会,致力于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未来,我们将关注梧州、宣传梧州,向国际社会呈现更多梧州元素、梧州故事,为助力梧州发展贡献传媒力量。” 文/张广权 图/梁恺琦 责任编辑:Nina Chen


2025年海外华文媒体广西交流会|在广西南宁举行

【核心提要】6月24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侨务办公室、广西壮族自治区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办,汇聚各方媒体力量,面向海外讲好中国故事、广西故事,以“聚华媒之力·展八桂新风”为主题的2025年海外华文媒体广西交流会暨海外华文媒体广西行活动在广西南宁举行。本台记者受邀与来自美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老挝、菲律宾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36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加活动。 【本台中国消息/记者南宁报道】2025年海外华文媒体广西交流会在南宁举行。6月24日,2025年海外华文媒体广西交流会暨海外华文媒体广西行活动在广西南宁举行。来自美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老挝、菲律宾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36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加活动。  该项活动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侨务办公室、广西壮族自治区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办。活动以“聚华媒之力·展八桂新风”为主题,汇聚各方媒体力量,面向海外讲好中国故事、广西故事。    广西壮族自治区侨办主任林怀勇希望海外华文媒体做文明互鉴的“架桥者”,鼓励媒体朋友走进壮乡苗寨,通过“文化特写”“民俗故事”等栏目,让海外受众看到广西之美;做发展机遇的“传播者”,让世界看见广西在区域合作中释放的发展机遇,读懂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广西智慧”;做媒体融合的“探索者”,发挥海外传播优势,与广西媒体共建“云端合作实验室”,尝试用多语种直播、VR全景报道、虚拟主播等新形式,让广西故事以更贴近海外受众的方式“破圈”。    美国华盛顿中文电视台副台长袁艳表示,海外华文媒体肩负传播广西魅力与发展之责。未来将聚焦非遗、民俗等故事内核,创新多元传播,发挥平台优势,通过全媒体形式多角度展现广西传统与现代交融、发展与生态共赢的实践;强化侨胞视角,邀请亲历者讲述,提升故事可信度与感染力。  瑞典北欧时报副总编辑王铁龙介绍,该报作为立足北欧的中文媒体,致力搭建中西文明对话桥梁,传递中国声音。未来,将继续发挥“侨媒+侨商”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更多北欧企业“走进广西”,也帮助更多广西品牌“走向北欧”,为构建互信互利、共赢共享的命运共同体贡献媒体之力。    韩国新华报业集团中外通讯社副总编辑龙敏表示,华文媒体作为跨文明的“筑桥人”,应以侨为桥,紧贴侨心,传递乡音乡情;拥抱全媒体,构建传播矩阵,打造精品内容,讲好中国与侨胞的“双面故事”;创新文化表达、探索“文化时尚”“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美食”等融合报道。用纪录片、专题片、动漫、线上展览等创新形式,将中国哲学以更酷、更潮的方式传播给海外受众。  当天上午,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一行还实地考察了广西国际传播中心、梦幻灵境AI展演中心,亲身感受广西在国际传播与科技创新融合方面的前沿探索。   未来3天,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将走进广西梧州市考察采访,聚焦其蓬勃的经济脉动与绚烂的文化瑰宝,记录广西开放发展成果,面向海外讲好中国故事和广西故事。 (来源:中新网) 责任编辑:Nina Chen


国际文旅平台赋能地方教育 |亚洲华语文旅卫视授牌宁夏海玮舰桥教育“游学留学基地”

【核心提要】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国际传媒总干事亚洲华语文旅卫视总裁国际研游学留学权威专家李毅先生一行专程到访中卫,为宁夏海玮集团旗下中卫沙坡头区海玮舰桥教育隆重举行亚洲华语文旅卫视游学留学基地授牌仪式。 此次授牌是双方前期深入交流与共识的结晶。据悉,早在2025年4月下旬海玮舰桥教育组织“行言君游学俱乐部”全国校长高峰论坛之前,李毅总裁亲赴中卫,与海玮负责人就如何通过创新性的“游学”(旅游+研学)及留学项目,实现教书育人并重目标,同时有效带动地方旅游经济与品牌提升等议题进行了深度研讨。双方在国内教育同仁资源互换、推动国际文化有效交流与深入沟通等方面达成广泛共识。李毅总裁随后作为重要嘉宾出席了海玮舰桥教育在沙坡头区主办的国内校长论坛大会,并实地考察了当地旅游资源。 5月21日,李毅总裁率亚洲华语文旅卫视一行代亲临海玮舰桥教育总校所在地——中卫康桥酒店(海玮舰桥教育占据酒店一至三层,是中卫市学科类培训机构中仅有的两家白名单学校之一),正式授予“游学、留学基地”牌匾。授牌仪式后,在海玮负责人陪同下,李毅总裁一行还前往海玮企业自购,位于南山台子占地约八十亩的“海玮康养农庄”进行参观考察,并对农庄未来结合教育与康养的发展规划给予了建设性指导。 海玮舰桥教育负责人表示,此次获得亚洲华语文旅卫视的基地授牌,是对学校办学理念、实力与发展愿景的高度认可。他坚信,依托亚洲华语文旅卫视强大的国际网络与资源,双方秉持“正心、用心”的态度深化合作,将有力促进海玮舰桥教育的正向发展,加速学校国际化进程。同时,该基地的建立,有望将中卫及沙坡头区打造成为重要的游学目的地,显著提升当地旅游品牌知名度,吸引国内外学生资源,从而带动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通过亚洲华语文旅卫视覆盖国际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传播渠道及与海外中文媒体的紧密合作,基地将成为向世界华人华侨及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促进国际文旅互动与文化交流的新窗口。背景链接:亚洲华语文旅卫视是香港互联星空国际文化传播集团(中国)有限公司旗下官方平台,总部位于香港。卫视在全球布局广泛,已在中国内地设立北京、上海(微短剧制作中心)、深圳(粤港澳大湾区融媒体运营中心)、浙江、西安、西南、四川、陕西、山西、云南、银川等多个办事处,并在加拿大、美国、巴基斯坦、西班牙、马来西亚、柬埔寨及东南亚多地筹办分支机构,致力于搭建中外文化与旅游交。 宁夏海玮集团简介:宁夏海玮教育集团从一九九九年初步发展,至今已发展成为集文化、体育培训、学前教育、酒店、农庄、投资等为一体的多元化、多产业的综合服务集团。集团一贯贯彻‘同成共赢’的经营理念。截止2025年海玮集团现下辖中卫海玮舰桥英语培训学校,银川焱火体育培训中心、中卫沙坡头区舰桥幼儿园、中卫真爱幼幼早教中心,、中卫康桥酒店、中卫市海玮农庄、海玮(宁夏)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海玮游研学公司等十几家机构。海玮集团自有事业房产近一万平米。李海:西北民办教育联合会主席、泛亚联盟宁夏主席、宁夏海玮教育集团董事长、中卫电视台绿色农业英语配音、李阳疯狂英语全国教练二十多年一线英语老师。 来源:亚洲华语文旅责任编辑:Nina Chen


海南省侨联|带队调研基层侨联建设 共探侨联发展新路径

【本台中国消息】为进一步加强基层侨联组织建设,交流先进工作经验,6月5日上午,海南省侨联党组成员、秘书长李诚率海口市侨联系统一行,前往文昌市铺前镇侨联开展基层组织建设专题调研,深入挖掘基层侨联工作亮点与创新模式。 调研中,铺前镇侨联主席韩阳畴围绕基层侨联阵地建设、侨胞服务体系完善、特色品牌活动打造等方面,分享了铺前镇侨联的工作经验与实践成果。从搭建常态化侨情沟通平台到策划富有侨乡特色的文化活动,从助力侨商返乡投资兴业到解决侨胞急难愁盼问题,一系列务实举措与鲜活案例,充分展现了基层侨联在凝聚侨心、发挥侨力中的积极作用。现场气氛热烈,与会代表就组织架构优化、资源整合利用、提升基层组织服务功能等具体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参与调研的海口市侨联系统代表纷纷表示,此次调研收获颇丰,铺前镇侨联的先进经验及做法值得学习借鉴和推广,将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提升基层侨联的服务能力与工作效能。此次调研活动是海南省侨联强化基层侨联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实地走访、经验交流,旨在全面掌握基层侨联工作现状,挖掘典型范例,以点带面推动全省基层侨联组织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团结凝聚广大侨胞,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侨界力量。海口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陈文培以及秀英、琼山、美兰3个区侨联主席、海口市侨商会代表等参加调研活动。 图文来源:(海南华侨栏目) 责任编辑:Nina Chen


马来西亚华小校长|考察研修班圆满结束

6月1日,由广州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广州市教育局和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指导,广州开放大学主办的马来西亚华小校长考察研修班在广州圆满结束。此次研修班是广州响应中马两国关于构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联合声明在教育领域的首场交流活动。研修班为期10天,吸引了来自马来西亚各州的40位华文小学校长参与。 研修期间,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华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吴颖民研究员为校长们深入剖析了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脉络,特别是素质教育、教育公平与产教融合等重点热点课题,让大家对中国教育的改革发展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广州市多所知名学校的校长和专家讲授了《学校现代化管理》《校长危机事件处理策略》《学校文化与教师团队建设》等专题课程,通过案例分享、互动讨论等形式,与马来西亚校长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除了专题研讨,研修班还安排了丰富的实地考察活动。校长们参观了天河区灵秀小学、荔湾区沙面小学、越秀区朝天小学、从化区罗洞小学、广州华侨外国语学校、荔湾区青少年宫、越秀区少年儿童图书馆等,深入了解在学校现代化管理、素质教育、技能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在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校长们对学校的实训基地和实践课程赞不绝口,认为这样的教育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生活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文化交流方面,研修班通过《素质教育·文化传承》等实践课程,让校长们亲身体验粤剧、香道、扎染、书法等非遗文化,不仅增进了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还探讨了如何在教育创新中传承中华文化,在文化传承中实现教育创新。校长们探访永庆坊、北京路、粤剧博物馆、广州华侨博物馆,体验“千年商都”厚重的历史文化;在花城广场、海心沙、广州塔感受国际都会的时代活力;参观广汽埃安、视源股份了解科技如何深刻改变生活;在广东奥体中心了解十五运广州赛区“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在从化南平静修小镇感受绿美生态建设成就和岭南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研修班结束之际,校长们纷纷表示此次中国之行让他们受益匪浅,并对中国在教育、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表示高度赞赏,广州各校对学生发展的用心以及教育科技的应用令他们印象深刻,广州的基础教育既富有人文底蕴又充满活力创意,为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马来西亚关丹公民国民型华文学校丘月清校长表示:“此次广州之行,让我深刻感受到这座千年商都的活力与创新精神。广州不但传承了历史文化,也展现出与时俱进的教育智慧,尤其是在技职教育方面走在前端,值得我们学习。教育需要传承,也需要突破。”龙运五哩新村华文小学张楚苑校长表示:“我们真诚希望未来能够继续深化马中两地华文教育界的交流合作,不论是在课程设计、师资培养,还是校际互动层面,我们都非常期待有更多合作的可能。”研修期间,双方共10所小学签署了缔结姊妹学校合作意向书。此次马来西亚华小校长考察研修班的成功举办,不仅加深了中马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更为推动华文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注入了新的动力。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中马两国携手并进,共同书写华文教育的新篇章。 (图文来源:广州侨办) 责任编辑:Nina Chen


中国新闻出版书协之歌书画作品巡展|在山西大同站成功举办

2025年5月17日,由中国新闻出版书协与大同市文物局联合主办,中国新闻出版书协大同书院、大同市雕塑博物馆共同承办的“中国新闻出版书协之歌书画作品巡展”在山西省大同市雕塑博物馆盛大开幕。同期,中国新闻出版书协大同书院正式揭牌成立。 开幕式上,中国新闻出版书协主席王云武发表致辞,并代表协会向大同市雕塑博物馆捐赠书法作品,以支持当地文化事业发展。大同市文物局副局长王伟、中国新闻出版书协之歌词曲作者姜卫东、参展作者代表赵利英、中国新闻出版书协顾问陶古以及中国新闻出版书协大同书院院长杨晓梅分别致辞,共同表达了对书画艺术传承与创新的期许。 嘉宾致辞 活动现场,央视主持人冯云飞倾情献唱中国新闻出版书协会歌《挥毫泼墨书未来》,大同大学朗诵协会会长张鸿鹏与学生乔益伟则以激情澎湃的朗诵形式演绎了同一作品,张艳红、赵文霞、孙丽英朱小文、丁志明、张连发、魏广全等联唱了《我的祖国》,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本次巡展以“时代新韵、历史回响、未来之光”三大篇章为主线,集中展出230余件书画精品,涵盖传统与现代艺术风格,展现了中国新闻出版书协的艺术创作成果。展览将持续至5月25日,面向公众免费开放。中国新闻出版书协大同书院的成立,标志着协会在地方文化阵地建设上迈出新步伐,未来将致力于推动书画艺术教育普及与地域文化交流,为大同市文化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来源:《美国西部新闻网》记者中国报道 责任编辑:Nina Chen


“十年同心,共绘未来” 一一 第六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台湾南华报新闻社社长赖连金受邀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

【华盛顿中文电视台/北京消息】5月29日,由国务院台办、新华通讯社、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导,北京市台办与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第六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开幕。 本次峰会以“十年同心,共绘未来”为主题,来自台湾的南华报新闻社社长赖连金受邀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两岸80余家主流媒体代表、行业公协会代表、知名评论人、专家学者等140余人齐聚北京,共谋两岸携手发展愿景,共商两岸媒体未来融合发展大计。 图文来源:(台湾南华报)本台记者袁艳/综合整理报道 责任编辑:Nina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