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中华·奋进新江苏”2023海外华文媒体江苏采访行圆满收官

(华盛顿中文电视台记者/江苏报道)近日,由中国侨联指导,江苏省侨联主办的“追梦中华·奋进新江苏”2023海外华文媒体江苏采访行圆满收官。来自美国、德国、瑞典、阿根廷、马来西亚等10余个国家(地区)的10余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和3家涉侨中央媒体记者走进江苏镇江、淮安、连云港参观采访。

3月27日,活动正式启动。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在启动仪式致辞中表示,“海外华文媒体采访行”作为“追梦中华”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日益广泛,希望广大华文媒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和融通中外优势,做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宣传者、参与者和贡献者,让大美江苏成为向世界讲述美丽中国故事的一张亮丽名片。
此次采访行活动主题鲜明,安排紧凑,内容丰富,重点围绕乡村振兴、大运河绿色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等情况,以实地参访、座谈交流等方式,考察宣传当地经济发展新成就、社会繁荣新面貌、为侨惠侨新动态。
在为期5天的行程中,采访团秉传递中国声音初心,一面感受江淮风味、观摩农业科技、饱览运河风光、感叹港口气象,一面用手中的笔和镜头,向世界讲述江苏故事。悠远而富有生机的江苏画卷在这个春天以勃勃之姿展现在世界眼前。
镇江味道:酸甜回甘,尽是风味
提起镇江,我们会想到北固亭里的英雄遗迹,会说起金山寺里的传统故事,会浮现西津渡古街观传统民居,会联想出地地道道的镇江香醋……从历史到今朝,蓦然回首,镇江已是新姿风韵。此次江苏行第一站,采访团驱车来到镇江,走进山林,走进博物馆,走进田间——走进有味道的镇江。

3月28日上午,采访团首先来到南山茶林研究所,参观金山翠芽茶的采摘制作过程。江河交汇、丘陵遍布的天然地理优势加上四季分明的气候为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镇江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茶产区,早在陆羽的《茶经》中就有所记载。如今日益改良、日益精湛的制茶技术让这抹茶香不仅飘在镇江,也渐渐走出国门。“一个立顿茶包走遍了世界,但仅适合做快饮,我们的茶是内敛的、含蓄的、渐进的,能让人真正的爱上茶味。”江苏省乡土人才茶文化大师工作室负责人吴华芳向大家做着细致介绍。“镇江茶自然秉赋优越,可以进一步打造以‘金山翠芽’为代表的区域品牌,放大品牌价值,并形成以‘金山翠芽’为龙头的区域大品牌。”采访团一边参观,一边也为金山翠芽的发展建言献策。
如果说清新的茶味是镇江生活的调味料,那这抹浓郁的醋味就是镇江人骨子里的味蕾家园。走进中国醋文化博物馆,“恒顺”两个字即刻映入眼帘,一股浓浓的醋香似乎扑面而来,打开了关于镇江的记忆闸门。“恒顺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我对祖国的记忆,在国外中超里看到恒顺的醋时,我都倍感亲切,对我来说,恒顺的醋不仅是醋,更是代表家乡的一个符号。”美国《华盛顿中文邮报》董事长倪涛如是说。一瓶瓶醋,不仅仅是生活中的调味品,更是舌尖上的艺术品。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制醋人秉承匠人精神,让传统味道历久弥新,愈发醇厚。
从博物馆出来,采访团一行随后来到句容徐村草莓种植示范基地,听种植大户介绍先进的绿色种植理念和技术,看挂满地头鲜红饱满的果实,感受到科技的光辉映照着镇江乡村明媚的未来。镇江行的最后一站是江苏大学,站立在农机文化展示馆前,在时间的线轴里窥探农机文化的历史与演变过程,见证现代农业机械研究、智能农业现代化为经济赋能的新实践,采访团揭开了镇江乡村振兴的密码。
从传统制茶、制醋,到现代草莓种植、培育,传统项目依靠匠人品质与科技力量在今天焕发出新的生机。“从这些‘科技新农人’讲述的成功种植经验中,既看到镇江句容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成绩,也更加全面地认识到了中国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美好前景。”阿根廷“华人头条”记者李桂珍在现代化的草莓种植大棚里赞不绝口。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镇江实实在在的行动。“在科技创新引领下,镇江传统农业走上了现代化发展之路,让我们海外华媒人实实在在感受到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勃勃生机。”“镇江的发展潜力无穷,前景无限,未来可期!”美国新《世界时报》总编辑王传明在一天的采访结束后,不禁为镇江鼓劲。
淮安画廊:小舟悠扬,生生不息
淮安是“世界美食之都”,也是“运河之都”。结束了镇江之行,采访团一行来到淮安这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

3月29日,淮安行第一站来到了洪泽湖古堰。百余里的堤坝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有108道弯,蜿蜒曲折,雄伟壮观,犹如“水上长城”。入夜,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渐渐披上“华服”。登上古色古香的游船画舫,水、岸、桥和城市高楼交相辉映,传统文化与光影科技融合,古典元素与潮流文化相遇,演绎出融汇古今的万种风情。“太美了!”两岸的霓虹璀璨连接星汉,让大家不禁纷纷感慨,开启了“拍拍拍”模式。“这不仅仅是运河两岸的亮化景观灯火辉煌,更是围绕运河文化遗产和现代文明城市建设的完美融合,让我看到了中国自信。”北欧绿色邮报网社长陈雪霏不禁感叹。熙熙攘攘的人群,悠闲惬意的交谈,涌动生辉的运河水,这是淮安“百里画廊”里的夜生活。“里运河畔灯火辉煌,两岸人声鼎沸,乘着小船吹着风,赏着景,幸福感和获得感油然而生。”美国华盛顿中文电视台副台长袁艳不停地赞美。
次日,采访团走进板闸遗址和中国水工科技馆。站在高处远远望去,展馆与淮安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规划馆和大剧院辉映。整个场馆以“漕舫启航,水上浪花,千舟出闸,运河扬帆”为概念意向,依托沉浸式体验、声光电展示、特效影院、现代科技等手段,多维度展现水工文化,打造“百里画廊”的现代印象。澳大利亚澳华电视传媒董事长任传功表示,“千年运河展新姿。淮安抢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机遇,系统化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唱响了高质量发展的‘大运河之歌’,让这座‘运河之都’熠熠生辉,令人目不暇接、赞不绝口、流连忘返……”
运河行的末端,采访团来到张纯如纪念馆。张纯如这个美国华裔女子为揭示南京大屠杀真相所做出的贡献深深地印在了采访团一行人的心里。马来西亚海内外杂志社长续炳义表示,“我来过张纯如纪念馆三次了,每次都是含着眼泪参观。她的离开不能被遗忘,我们媒体计划出一个专题,专门报道张纯如的故事,让世界各地的人民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一条古运河,串起千年、近代和此刻。画廊之美,不仅在自然风光,亦在生命之光。生态之都淮安正在用全新的形象,让古老的生命、沉重的历史,以鲜活之态尽显生命之姿。
连云港气象:山海相汇,吞吐万千
行程的最后一站,参访团来到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城市——连云港。

连云港地处江苏海岸线和陇海铁路起点的交汇处,是江苏第一大海港城市,肩负着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打造中西部地区出海口的历史重任。
走进连云港港口,一尊铁轨和船锚相融相连的雕塑出现在采访团眼前,这寓意着“铁路与码头在这里交汇”,也意味着新亚欧大陆桥与海上丝绸之路在这里衔接。
连云港港口开港于1933年,历经近90年的开发建设,现已形成“一体两翼”组合大港,建成30万吨级进港航道和85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开辟86条集装箱航线、24条滚装航线、23条国内海铁联运通道和6条国际班列线路,设有中哈物流合作基地、上合组织出海基地、自贸区港口区块等特色平台,打造出“海河江、铁公水”多式联运品牌,是中欧班列东部起点。在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采访团一行听取了关于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总体情况的介绍,了解了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建设运营、班列开通运行等情况,对连云港“东西双向”运输格局赞赏不已。《德国侨报》副总编俞光馥表示,“站在连云港的港区使我感触颇深,希望可以促进中德两国之间有更多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连云港的高质量发展令海外华文媒体感到鼓舞和振奋。”
和港口一起蓬勃发展的还有盐滩地上的石化产业。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也是连云港地区的主要经济体之一。徐圩新区以十三年的时间把盐滩打造成“后发先至”和江苏沿海开发的主战场。从一无所有到世界石化产业链的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从“不产一滴油”到发展成国际石化产业链、供应链,徐圩用13年完成了连云港人一梦百年的石化梦想。
看山海气象,观历史沧桑,从90年前的小渔村,到如今吞吐万千的交汇港口,“连云港杠杠的!”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副总编胡海发自内心地感慨道!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连云港正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石化产业基地、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华药港”和国内领先的“中华材料港”。美国北美新侨网社长张必和表示,“一路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令人振奋,科技赋能新产业使连云港焕发勃勃生机,连云港一定可以书写好新时代的‘西游记’。”
5天的江苏行转瞬即逝。自2019年至今,江苏省侨联已组织了四届海外华文媒体江苏采访行活动。四年里,星罗棋布的华文媒体搭建起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高质量发展的新江苏以多元之姿给海外采访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天中,300余篇原创稿件先后在不同华文媒体平台发表,精彩深入的报道让国际社会更多地了解江苏、熟悉江苏、喜爱江苏,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声音、江苏印象。“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与海外华媒的深度合作,进一步增强侨联组织国际传播力,不断向海外宣介“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新成就,讲好新时代江苏大地上的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江苏省侨联副主席艾卉一边高度肯定这次采访活动,一边憧憬着未来。

(图文来源:江苏侨联)

本台责任编辑:Nina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