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服饰模特秀即将来袭:运城Ÿ世界五大时装周《序幕》

    运城Ÿ世界五大时装周《序幕》,将于20251016日至20日在山西运城举办。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联合国成立80周年及世界和平联合会被批准为联合国(NGO)非政府组织,将于20251018日在运城市芮城县西侯渡243万年火源处采集象征和平的“圣火”。第一把火将传递到19日夏县万人体育场举行的开幕式盛典,将进行和平圣火传递,各省模特团队和国际模特齐聚一堂展示中华千年服饰等活动。

世界时尚  文化中国  时尚之源  嫘祖文化

WORLD FASHION | CULTURAL CHINA |

LEIZU CULTURE | THE SOURCE OF FASHION

引 言

谈古论今, 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人类生存发展最基本的四大要素是衣食住行,在原始社会中“衣”是用来驱寒、遮羞的一种物质形式。从古代人类进化来看,从动物到人类,从裸露的身躯,到树叶兽皮、桑养蚕衣,只是多了一件遮羞的东西,但对人类来说却是文明的开始

“衣”从过去的简朴实用演变成一种文明,现代服饰已融入世界“衣食住行”的发展,带来无限商机。服饰已成为人们地位和民族信仰的象征。一场“时装秀”的真正意义在于展现服饰本身的文明美学和适用性。

世界第五大时装周-中国,将打破世界时装秀的审美误区,不是妖娆怪诞的魔幻风,也不是比基尼、三点式、透明纱“肉装”、闪亮的化纤面料。中国的服装大凡严实,但能体现服饰本身美感和魅力,兼具人性化、实用性和舒适性的棉麻、蚕丝面料织物的丝绸服饰,呈现服饰文化的内涵,重塑经典人文时尚潮流。

背景

根据国家“推动传统文化资源知识产权化、产业化”精神,运城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102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切需要通过和平发展和时尚产业载体,实现文化资源的现代表达。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各民族的文化传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中国民族衣冠的现代价值和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一些民族服饰经过改良后被广泛运用于时尚界、艺术界等领域,成为时尚潮流的元素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不同民族的服装在保留古老元素。民族服装是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服饰,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各民族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时尚美学是人类未来的语言学科和生活品质,时装不仅仅是为了展现美丽,最重要的是拥有文化底蕴。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服饰的精美程度令人惊叹。中国服饰已经融入世界发展,给世界带来不可估量的机遇。 

理 念

时尚是高贵的,时尚的高贵来自于中国丝绸与丝绸工艺。中国的丝绸绫、罗、绸、缎、锦、绡、绢均位列世界顶级丝绸工艺之列。从丝绸的起源到丝绸的奢华,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灵魂宝藏, 世界的时尚早在千年的丝绸文化中。

目前在世界服装领域里的“四大时装周——法国巴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意大利米兰”而没有中国。世界服装丝绸与锦绣来自于诗与远方的中国,丝绸源于中国运城发现的养蚕缫丝。嫘祖文化,是丝绸与锦绣时尚的起源。世界时尚之源在中国,中国必须成为“世界五大时装周”国家之一。

世界五大时装周的诞生,源于丝绸之源嫘祖文化。运城Ÿ世界五大时装周《序幕》,寻根嫘祖文化,以独特的方式将服饰与文化融合。未来,世界五大时装周“世界时尚.文化中国”必将成为世界时装周的国际标准。

宗 旨

运城Ÿ世界五大时装周《序幕》,弘扬中华文化,展现中国时尚独特魅力为宗旨,“世界时尚.文化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致力于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时装设计,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时尚品牌,让中华文化精髓得以传承和弘扬。

通过运城Ÿ世界五大时装周《序幕》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引导国内外消费者认识和追求时尚,推动时尚产业的全球化发展,为设计师提供展示才华、交流创意的机会,使中国时尚产业更好地融入全球时尚产业链。将中国服装打造成为全球产业链枢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时尚的魅力。

在全球经济文化格局深刻重塑的背景下,世界时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历史转折点。唯有文化底蕴深厚的时尚才能焕发勃勃生机。中国“世界五大时装周”旨在成为引领全球时尚文化潮流的引领者。

意义

*.增强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与传承,展现中国时尚产业的国际地位。

*.展现中文化:展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蓬勃发展,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新生代传承人:扶持新兴青年设计师,为时尚产业注入新鲜血液。

*.展现中国风范、放眼全球、以人为本、舒适美好的国际盛宴。

目标

运城Ÿ世界五大时装周《序幕》打破界限,重塑时装周服饰文化升级。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时装周不是单纯的时尚展示媒介,更应为集商业传播、文化表达、审美引领于一体的复合型文化业态。

汇聚中国各省区模特团队,引领国际行业人士溯源时尚丝绸,展现中华服饰文化从古至今的魅力,携手创造“最多模特同台走秀”纪录,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共同开启中国“世界五大时装周”历史新篇章,打造未来世界时尚的标杆,让服装领域的“中国制造”再次吸引世界目光,造福人类。

展望                                                             

中国生产服装超全球半数,据(中国)纺织服装周刊报道称,当前全国服装行业工业企业达17万家,从业人数826万人,再加流通领域从业人员794万人,行业解决就业达到1620万人。 服装年产量约712亿件,内销市场规模达4.5万亿元,年出口1500亿美元左右,响当当的服装大国。仅在广东东莞虎门镇,有近3000家服装服饰生产企业,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配套服务机构共1000余家。

中国服装已深度融入世界发展,产服装700亿件,占全球一半以上。内销市场规模4.5亿元,占全球销量40%.从零售端来看,服装消费趋势确定性较强,全球合作实现融合发展。

(中国)纺织服装周刊显示,目前中国有超100所本科院校、300所高职院校设有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近五年来,1033位服装设计专业在校生获得设计新人奖,2189名面料设计师、2017名色彩搭配师等取得从业资格认证,成为时尚设计新生力量,数以万计的独立设计师工作室及其产品分布在城市街头巷尾,中国品牌的原创设计力量正在崛起!

当今中国时尚蓬勃发展,将壁画艺术走出画境融入服饰文化,宫廷传统服饰文化推陈出新为现代表达,为艺术家与模特开辟新的途径。将模特行业与文旅、影视、游戏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服饰文化新业态。

中国从过去的传统手工艺缝纫店现代化国际领先的深加工流水线,成为以文化自信为特征的制造强国。中国服装消费市场变革的背后,是一个万亿产业的时代变迁。近年来,中国消费者对东方美学和审美的文化自信在迅速提升。让华夏服饰文化成为世界时尚榜首,并吸引更多的商业目光走进中国。

世界五大时装周《序幕》内涵与形式

今年金秋十月,运城Ÿ世界五大时装周《序幕》,追寻时尚根源与嫘祖文化,拉开世界五大时装周序幕。汇聚历代中华服饰经典,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五大时装周平台。是一场世界时尚寻根之旅, 是时尚与和平的交融盛会。

本次活动将以时尚的语言架起文化桥梁,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凝聚力,在运城拉开“世界五大时装周《序幕》”。

寻根服饰文化渊源  解密世界时尚基因

在时尚界,人们熟知巴黎、纽约、伦敦、米兰四大时装周,却忽略了服饰文化时尚与奢华的根源在于丝绸。丝绸的发源在于养蚕缫丝技术的发现,开启了丝织技术的先河。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时尚古国,运城更是名副其实的时尚文化发祥古都。

世界第五大时装周《序幕》 为什么选择运城 

中国最早的朝代叫夏朝,中国最早的城市叫夏都,诞生在山西运城的夏县。(山西运城夏县禹王城遗址,是夏朝早期统治中心) 。

嫘祖养蚕,女娲补天等都发生在运城,中华文明从这里一路摇曳而来。寻根时尚丝绸之源—嫘祖“养蚕缫丝”, 今天的丝绸纺织从这里开始,运城是世界时尚文化与文明的发祥地。

山西文化强省的创新实践

山西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山西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运城则是嫘祖文化发祥地。

原“世界四大时装周”(巴黎、米兰、伦敦、纽约)年影响受众超50亿人次。在山西运城夏县举办运城Ÿ世界五大时装周《序幕》,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转型发展

运城市十四五规划明确文旅+时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6年国家大战略“一五五”计划, 夏县依托“嫘祖文化、和谐文化等特色IP,可培育百亿级文化新业态,助力文化资源型城市升级。

核心使命:

推广跨行业创新科技、时尚、文化、旅游、汽车经销、珠宝、电子产品、服装配饰、化妆品、鞋类等高端品牌,并推动可持续时尚的发展。我们致力于与各利益相关方携手合作,将拥有深厚文化遗产的夏县(中国最早的朝代夏都)成为未来的世界之都。

华夏服饰甲天下  行走千年华夏服饰

        运城Ÿ世界五大时装周十二系列

第一篇章: 史前部落文明

原始人类为抵御寒冷、保护身体免受伤害,最初用树叶、兽皮等天然材料遮蔽身体 。如《白虎通义》记载“太古之时,衣皮苇”说明早期服饰以实用为主。

材料与工艺:主要使用兽皮通过简单打结、捆绑固定,或用骨针缝制。例如:中国山顶洞人已掌握骨针缝衣技术, 北美印第安原住民用骨针将兽皮缝成“套头衫”。

远古人们在面部、身体和岩石表面绘制符号,以表达内心世界。虽然其起源不明,但它们具有词汇功能。

文化象征:一些部落至今仍保留着脸谱画符这种习俗。不仅是一块遮羞物和单纯的符号,这是人类文明的开始与传承的络印。

第二篇章:棉麻服饰

在中国,棉花最早记载于战国时期的《尚书》,最初作为观赏植物,西汉时棉纺织技术传入中国,最初在边疆地区种植和纺织。宋末元初,黄道婆革新棉纺织技术,推动了江南地区棉纺织业的发展,使棉布逐渐取代麻布成为主要服饰面料。中国棉纺织业繁荣,棉布产量高、质量好,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大量出口。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和使用麻的国家,有“国纺源头,万年衣祖”之称,其使用可追溯到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从原始手工纺织到机器制造,如平纹、斜纹等。随着时间推移,麻的种植和加工技术不断进步,产品种类增多。到唐宋时期,麻纺织技术成熟,麻布成为重要的服饰面料。近代以来,受化纤冲击,麻纺织业发展放缓,但近年来服饰文化回归自然,以香云纱丝绸、棉、麻等为原料制作的高档服饰颇受青睐。

第三篇章:丝绸之源

六千多年前,嫘祖“养蚕缫丝手工艺原色服装,第一缕蚕丝在这里吐出,编织出华夏文明的的经纬,将文明的密码织入了世界时尚的基因。最早禅蚕丝服饰以超轻薄、高工艺为核心特色(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

丝绸是中国古老文化的象征。一条蚕,一根丝,中国这一古老而绵延至今的丝绸纺织产业奠定了丝绸之路的历史辉煌。     

第四篇章:汉唐盛世服饰    

汉唐服饰以恢弘典雅、开放包容为特色,将民族文化与时代审美融为一体,展现出缤纷多彩的世界。

汉代风格汉代服饰风格以端庄典雅、等级森严、礼制为尊为核心特征,融合实用与象征意义端庄雄浑,以“深衣制”为主,强调礼仪等级以深衣、曲裾为主,色彩尚黑、红,纹饰多云气纹、几何纹,体现大气庄重。

唐代风格唐代风格多元融合,以“盛唐气象”为典型,既保留华夏服饰的礼仪根基,又以开放姿态吸纳外来文化,色彩艳丽,纹饰繁复,华贵艳丽、兼容并蓄,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鲜活见证

第五篇章:非遗系列

1. 四大名绣刺绣与服饰

    中国服饰的美在于棉、麻、丝为主材料的舒适实用,以各种刺绣技法使其更加美观;西方国家则多采用化纤原材料,并配以鲜艳的珠片、亮片,营造视觉美感。

    中国刺绣类历史悠久, 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均为国家刺绣技艺的巅峰之作,分别代表不同地域的文化与审美,均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苏绣(江苏苏州):以“平、齐、细、密、和、光、顺、匀”八字特点著称,绣面平整细腻,色彩清雅柔和。擅长“双面绣”(正反两面图案一致)、“仿真绣”(模仿绘画质感),题材多花鸟、山水、人物,代表作品有《猫》《百骏图》《荷光掠影》。

*.湘绣(湖南长沙):以“掺针”为核心针法(分层施色,绣品若画),善绣虎、狮等猛兽,毛纹刚健逼真。独创“双面全异绣”(如《花木兰》正反分别展现戎装与红装),被誉为“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

*.粤绣(广东广州/潮州):包括广绣与潮绣,风格富丽堂皇。构图饱满、色彩浓艳(多用金线、孔雀羽线),题材多龙凤、百鸟朝凤等吉祥图案。男性绣工占比高,针法如“平金绣”“钉金绣”立体感强,代表作《百鸟朝凤》《丹凤朝阳》。

*.蜀绣(四川成都):针法严谨(共12大类122种),讲究“针脚整齐、线片光亮”,风格浑厚圆润、色彩明快。擅长绣制花鸟、熊猫、山水,代表作《芙蓉鲤鱼》采用“车拧”针法,展现动态美感。

2.少数民族刺绣

少数民族刺绣融合了民族信仰、生活习俗与审美情趣,具有强烈的地域与民族特色,部分列入国家级非遗。

*.苗绣(贵州等地):苗族民间传承的“无字史书”,以平绣、锁绣、辫绣等多种绣法结合,图案包含神话传说、自然万物(如蝴蝶妈妈、枫香树)。不同地区有雷山苗绣(精致细腻)、花溪苗绣(色彩浓烈)、剑河苗绣(几何图案)之分,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遗。

*.水族马尾绣(贵州三都):用蚕丝缠绕马尾为原材料(增强韧性),绣制龙、凤、鱼、蝴蝶等纹样,形成浅浮雕感。题材多与水族生活相关(如“鱼跃龙门”),是水族女性必备的技艺。

*.土族盘绣(青海互助):西北高原特色刺绣,妇女不用绣架,一针二线(上盘下缝)徒手完成。绣品结实耐用(长时间不松线、不褪色),图案多为“太阳花”“八瓣梅”,象征吉祥。

*.彝族刺绣(云南、四川等地):以色彩搭配闻名(善用红、黄、黑三色,对比强烈),图案包含火镰纹、蕨菜纹等民族符号,题材多神话传说、生活场景,是彝族女性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

*.瑶族挑花刺绣(广西、湖南等地):善于运用线条与几何图案(如三角形、方形组合),题材多自然景物(如山川、花卉)、民俗活动(如盘王节),风格简洁明快,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3.民间特色刺绣

民间特色刺绣源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题材贴近民生,技艺传承于家族或村落,部分列入国家级非遗。

1).麻柳刺绣(四川广元):川北传统民间刺绣,就地取材(土布、彩色棉线),针线详密,色彩鲜艳。图案多耕种收割、婚嫁礼仪、爱情婚恋等内容,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与川北风情。

2).(陕西宝鸡):宝鸡北部塬区传统刺绣,题材包括传统吉祥图案(如龙凤狮虎)、花鸟鱼虫、戏曲人物、成语典故等。刺绣内容与当地民情风俗紧密结合(如生辰、婚嫁、寿延),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3).夏布绣(江西新余):由民间传统麻布绣发展而来,材质为夏布(苎麻纤维编织),是材质艺术与刺绣艺术的完美结合。成品朴素大方、色彩艳丽,题材多山水、花鸟、人物,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4).澄城刺绣(陕西澄城):关中传统民间刺绣,集观赏与实用价值于一身。绣品种类繁多(如枕顶、被面、鞋垫、围裙),图案有“花好月圆”“龙凤呈祥”“鱼戏莲”等,承载着厚重的农耕文明与传统生活理念。

5).缂丝: 非遗缂丝是中国传统丝织技艺的瑰宝,以“通经断纬”工艺织就,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彩色熟蚕丝为纬线,分块织纬形成图案,正反面花纹一致,一寸缂丝一寸金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遗,2009年列入世界非遗

6).云锦: 非遗云锦是中国传统丝制工艺的巅峰之作,以“寸锦寸金”的精湛技艺和华美纹样闻名,2009年入选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云锦以大花楼木织机手工织造,需“通经断纬”“挖花妆彩”,两人配合每日仅能织5 – 6厘米,有“寸锦寸金”之称。2024年销售额达1亿元,吸引年轻群体参与传承。

香云纱: 非遗香云纱是中国岭南地区传统手工染色面料,起源于顺德伦教,有500多年历史,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遗工艺特色:以桑蚕丝为胚,用野生薯莨汁浸染,再涂珠三角河泥固色,经30多道工序、180天以上慢养,形成“过乌”(一面乌黑光亮、一面亚光赤褐)的独特质感,全程无化学添加。

非遗香云纱凉爽透气、轻薄柔软、抗菌防蛀,曾为“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品,被誉为“软黄金”,现融入时尚设计,焕发新生

4. 非遗 复古甲胄服饰

甲胄属于古代将士作战时的防护装备,由“甲”(防护身体的铠甲)和“胄”(头盔)组成,材质从早期的皮革、藤木发展为铁、钢等金属,兼具实用防护与军事象征意义,反映了人类文明中“生存需求”与“战争需求。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甲胄主要有以下几种:

皮甲:商代至西周早期主要甲胄,以整片皮革缝制,表面涂漆并嵌青铜甲片,如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皮甲。

铁札甲:战国至汉代流行,以铁片编缀成札,分前开对襟、侧开系带等形制,如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皮甲(含铁片加固)。

明光铠:南北朝至唐代经典甲胄,胸前有两块圆形护心镜(明光),以百炼钢制成,兼具防护与装饰性,《唐六典》记载为“甲之制十有三”之首。

锁子甲:从西域传入,唐代引入并流行,以铁环或铁丝套扣成网状,防御箭矢,如《晋书》中“铠如环锁,射不可入”的记载。

步人甲:宋代重装步兵甲胄,用1825片甲叶编缀,从头到脚包裹,重约40-50斤,如《宋史》中记载的“铁浮屠”。

山文甲:唐代出现,甲片呈“山”字形交错编缀,无需绳索固定,工艺复杂且防护性强,但实物罕见。

甲胄体现了中国古代军事技术的发展,从早期实用主义到后期装饰性与实用性结合的特点。

非遗复古兽皮服饰

非遗复古兽皮服饰以远古狩猎生活为灵感,承载原始自然崇拜,传递民族信仰。融合自然元素与民族文化,兼具实用与艺术价值。

刺绣、镶边、压花等,体现部落符号。

材质演变:传统以狍皮、鹿皮为主,现代因保护动物改用牛皮、羊皮或再生皮革,延续手工质感。

传承与创新:兽皮制作技艺,获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

时尚蜕变复古服饰,融合现代设计与可持续理念。

第六篇章: 戏曲服饰    

戏曲服饰是传统戏剧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粤剧、黄梅戏、豫剧、评剧。京剧服饰是中华文化的国粹,是戏曲服饰的最高体现。各地戏曲服饰各具特色,融合了地域文化和艺术风格。

第七篇章: 旗袍系列

 统旗袍经典四大派为京派、海派、苏派、粤派,各具地域文化特色:   

京派端庄大气,源自北京,受宫廷文化影响,以直筒版型、宽滚边、盘扣及龙凤纹刺绣为特色,面料多用织锦缎,色彩沉稳。

海派中西合璧,以上海为中心,融合西式剪裁,强调修身曲线,常用高开衩、荷叶袖等设计,面料丰富(如蕾丝、缎面),色彩艳丽。

苏派温婉灵秀,源于江南水乡,以苏绣工艺为核心,图案多取材梅兰竹菊,面料选优质软缎,工艺精细雅致 。

粤派简约实用,流行于广东、香港,被称为“最不像旗袍”,以直筒版型、无繁复装饰为特点,部分场合保留传统立领盘扣 

改良时尚派:简约派短袖/无袖+直筒版型,搭配珍珠耳环,适合日常通勤 

当代创新派:高开叉+拼接设计(如蕾丝+缎面),融入西式剪裁,强调个性。

第八篇章: 中山装系列  

  

起源:孙中山发动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一个王朝。由孙中山先生设计,融合中西服饰特点,1912年民国政府定为礼服。

款式:立翻领、前门襟5粒扣、4个贴袋(部分带笔架盖)、袖口3粒扣,后背不破缝。

中山装在20世纪中叶成为男士主流服饰,象征着革命与尊严。如今,它仍是正式场合的常见服饰,融合传统文化与艺术的中山装,正成为中国民族服饰的象征。

第九篇章: T恤与牛仔系列     

T是文化艺术与潮流设计的融合。

国风文化:以水墨渐变等多种形式将古代竞技、书画等元素转化为现代服饰语言。以远古青花瓷、青铜器、玉器等国宝为灵感,结合现代设计语言,让文物“活”在T恤上。

企业文化:企业定制T恤通过LOGO、标语或IP形象传递品牌价值观,如腾讯以“四神兽”为元素设计周年纪念衫,字节跳动以数字为核心打造系列。

艺术家:把你的书法写在衣服里,把你的画画到衣服上,把你的摄影作品印在衣服中,把历史人文在文化衫上穿越,让文化艺术走进生活视野。

创意主题系列:结合节日、活动或亚文化元素,如“AI”文化衫以代码与建筑融合设计,传递科技感。

牛仔在很多国家都是主流品类,耐磨、耐脏、实用性强。中式新生代“美学牛仔系列”将为国际牛仔服市场创新高。

牛仔裤:直筒裤、修身裤、阔腿裤、喇叭裤等,满足不同身材与风格需求。

牛仔裙:A字裙、包臀裙、高腰裙等,融合休闲与女性柔美。

牛仔外套:牛仔夹克、风衣等,兼具保暖与时尚感,可搭配内搭提升层次。

水洗工艺:如做旧、磨白、渐变效果,增加复古质感。

毛边设计:营造个性不羁风格,适合年轻群体。

高腰/低腰版型:调整身材比例,适配不同场合。

第十篇章:  婚纱礼服系列

文化背景:婚纱与礼服是文化符号的载体,其设计、色彩与仪式感均折射出特定社会的价值观与审美趣味,始终与人类文明进程紧密关联。中式礼服承载礼治思想,体现“礼”的核心地位        

婚纱:中式婚纱、西式婚纱等,注重浪漫与仪式感。

传统型、现代型、民族型,融合中式旗袍、刺绣等元素,或结合其他民族图案。

纹饰与配件:中式礼服常以龙凤、祥云纹饰,搭配玉佩、冠冕;西式礼服注重刺绣、亮片,配饰如领结、手套。

第十一篇章: 世界时尚系列

服饰新品涵盖多品类,时尚以人为本,回归棉麻丝绸舒适且华丽时代。采用植物染色工艺,融合多元传统文化,打造世界时尚潮流。

设计突破类:服装设计的突破,注重融合多元元素与创新科技,营造动感的层次感。“解构剪裁”赋予服装艺术,超越造型,提升工艺,让服饰提升你的幸福感。

传统元素现代化:将中式纹样、盘扣等融入西式剪裁,如改良旗袍搭配解构主义设计, 文化与风格碰撞。

跨文化灵感融合:以荒漠、宇宙等为灵感,结合东方美学与未来科技,如用沙色系面料搭配几何廓形。

配饰功能化:首饰与智能设备结合(如可穿戴首饰),或通过材质创新实现动态效果。

第十二篇章: 56个民族衣冠系列

压轴大秀:56个民族服饰,向全世界展示东方美学的惊艳,56个民族的衣冠系列各具特色。

56个民族的服饰,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生动体现,凝聚着各民族的历史记忆、文化认同和生活智慧。服饰是民族身份、社会结构和审美观念的直接体现,体现着一个民族对美的独特理解,体现着中华大家庭和谐进步的精神风貌,寄托着对人生至美和谐的无尽追求!

指导单位:中国时装艺术中心

           中国文化教育研究中心 

           联合国(NGO)世界和平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华夏服饰文化专业委员会

联合主办:山西国际投资促进会

           运城市盐湖区玄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文旅部门 / 商务部门 / 侨社团/企业商业 

承办单位:北京人和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夏县嫘祖文化研究会

           运城市盐湖区文旅协会

           运城市旗袍协会

           运城市服装协会

           夏县体育舞蹈协会

           夏县广场舞协会 

           运城市体育舞蹈运动协会

           欧洲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会  

在东方美学复兴的驱动下,运城Ÿ世界五大时装周《序幕》的举办,蕴含着深厚的华夏服饰文化自信,培养消费者更深层次的本土文化认同感。这种根植于文化底蕴的能量,将赋能共同打造中国“世界五大时装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革新时尚产业,展示中国设计师的才华和创造力,从而提升中国时尚产业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

世界五大时装周的《序幕》在运城举办,这不仅仅是一场时装秀,更是一次传播和平理念与精神,探寻人类服饰文化根源、探寻“嫘祖文化”、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服饰的旅程。时尚文化根植于“以人为本”的和谐生活追求,引领着全球时尚文化的规范化发展。

世界时尚,文化中国。让中国服装走向世界,提升中国服饰的世界奢华价值。

作者简介

陈小红(常用名:陈晓红Xiaohong Chen/笔名:红米Hongmi), 祖籍:湖南省邵阳县人,现居住美国华盛顿州,身份:华侨。

世界和平联合会/发起人/主席

人类文明发展研究研究院/院长

华盛顿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董事长

华盛顿中文电视台/台长

华盛顿艺术杂志/社长总编

华盛顿艺术博物馆筹备/馆长

中国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华夏服饰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少数民族用品协会《服饰里的中国》组委会副主任

北京人和国际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曾就于中国国文化播中心

(中国)湖南省公共关系公司 

中国《伊犁哈克自治州成立50周年典晚会》制片主任  

20126月移民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一直致力于传媒工作,传播正能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世界多元文化艺术以及和平事业。为海内外华侨华人提供宣传报道,搭建美中友好桥梁, 培育未来青年可持续性新生力量,传播正能量。为了和平事业,2022年向联合国申请(NGO)非政府组织并递交了7项有关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议,促进世界和平。2025年获批准。

20155月回国在北京主办了个人非遗毛线纤维原创艺术作品展览

2015922日自发组织欢迎习主席到访林肯中学。临时购买材料制做了40面五星红旗,并与越南偏激分子作斗争,为国争光。(其中最大的一面金丝绒制做的五星红旗已被“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收藏) 。

2016年成立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美国唯一中英文双语艺术类顿艺术志。

20179月建立“艺百网”现更名“华盛顿艺术网”。

(网站:www.arthundred.com)筹备华盛顿艺术馆, 连续三年(201720182019)举办三届华盛顿国际艺术联展览。

20181月创建华盛顿中文电视台,20185月代表中文媒体受邀参加西雅图体育馆“美国中国篮球队对决赛”现场采访报道。印刷了几百份五星红旗发放华侨华人为中国队加油。20189月正式运行(网站:US.WATV.com) 。

2020年举办把你对祖国的爱告诉全世界《满江红.抒怀》“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青少年诗书画大赛。

2020年《世界和平联合会》在美国华盛顿州登记注册 

属性:非盈利机构 。于2022年申请联合国经社理事会。  

2020 年,举办研讨会《维护社区安全 反对种族歧视》

2021 年,举办研讨会《珍爱生命安全 支持枪支管制》

2022,世界和平联合会正式启动(原网站域名:a-wpf.com, 现网站域名:www.unwpa.com)

2023 ,举办研讨会,维护校园治安,保障学生安全》

2021-2023连续举办三届中国传统“元宵节”联欢晚会。  

2021 年,出品大型纪录片《新中国的缔造者》遥看中国一百年 /总编导/总监制

2022 年,出品纪录片《美国枪击案的警示》总编导/总监制

2022 年,举办全球首届《和平颂》诗歌朗诵云端活动

2023 年,联合举办C龙文化节暨首届“一带一路文化与经济高峰论坛”

2023 年,举办全球首届云端《文化艺术与世界和平》高峰论坛暨书画展览

2023年举办全球“我在向世界招手,一起敲响和平钟”活动,发动了新西兰、英国、美国、巴西、法国、马来西亚、中国等国家,123家社团参加,近万人共同唱响“同一首歌 一起敲响和平钟” 活动。

2023 5月,组织考察组走进天津、内蒙、辽宁、河南等十余个地方,探源华夏古文明,考察红山文化天津民间《万宝斋农耕文化博物馆》、内蒙古赤峰红山文化博物馆、内蒙古复古博物馆《孝庄园》、内蒙古通辽民间阿克大红山文化博物馆、辽宁建平牛河梁博物馆、辽宁北票民间《红山猪》养殖基地等。

2023 年下半年历时三个多月在国内交流筹划“中华龙文化节” 。

2024年从春节开始,当大家都在欢天喜地的过年过节的时候我整天沉浸在收集、整理、编辑、制作,出品了大型纪录片“中华龙文化节”系列(五集), 历时一年于20252月全部完成。

20249, 作为世界和平联合会发起人率团出席了联合国“ 未来行动日峰会”。聚焦三大优先:数字于技术、和平与安全、可持续发展与融资。

2024112,在北京会议中心接受媒体采访,率先提出打破“世界四大时装”现状,倡议创始中国成为“世界第五大时装周”国家。(2025年与国内对接筹备金秋十月举办举世瞩目的“世界时.文化中国” 时装周,拉开“世界第五大时装周”的历史序幕!

20255月从美国回国寻根丝绸之源“嫘祖文化,到山西运城考察。并邀请了来自四个国家的代表举办了200多人的运城时装周丝绸之源嫘祖文化研讨会。并开始筹备2025运城·世界五大时装周《序幕》

 2025614日在华盛顿州贝尔维尤市举办了首届“中美国际时装节”,传播中华服饰文化,促进两个人民的友好交流和互动,促进中国服装产业与海外市场的对接。

2025729, 获批联合国(NGO)非政府组织,同时发起“向世界招手,传递和平圣火”行动。

曾多次受邀参加中国侨举办的海外媒体交流活动。石家庄、太原、平遥、成都、湖南等。

发表评论:《世界和平与繁荣取决于美中之间的理解》、《世界需要冷静,给和平一个机会》、《戴口罩的不同诠释》、《论俄乌战争》、《俄乌战争对人类的启示》、《粮食与人类生存》、《宗教信仰“和”的魅力》、《探源红山猪与养殖红山猪》、和平议题《台湾问题与世界和平》、《人类文明简论人类觉醒》等。

业余爱好:油画、散文诗、服装设计、纤维艺术、非遗手工制作等

: chenhong1668@icloud.com 

                                                                        2025-9-12于美国

责任编辑:Nina Chen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on "华夏服饰模特秀即将来袭:运城Ÿ世界五大时装周《序幕》"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